从流通比例,分析供需对接,发现中国农批市场的价值:

据有关资料,美国的农产品从产地直接到超市,而未通过农批市场流通的比例达到80%以上;而中国相反,至少有70%以上农产品是经过批发市场流通的;这是因为国情不同。

什么是美国的国情。第一,地广人稀,种植规模化程度高,都是大面积的农场;第二,居住格局,是城市周边分散居住,一个社区附近一般有2-3个大型超市,而这些大型超市是居民购买食品、生鲜的主要渠道;第三,居民的购买习惯,虽然每天摄食不同,但以周为单位采购,计划性较强;第四,大型连锁超市行业成熟度高,寡头明显。美国是因为居住分散而导致的购买集中。

而中国的国情,恰恰相反,是居住集中而导致了购买分散。一般家庭是以1到2天为单位购买生鲜,采购随机性强;社区人口密度高,周边的销售渠道多样,导致采购渠道变动大;零售端缺少寡头企业,没有一家或几家企业可以掌握足够大的规模需求,当然不排除永辉这类生鲜产地直采的零售企业,但需求规模不足以改变产业结构。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法国、日本的物流体系远比中国发达,但仍然有至少50%以上的农产品经由农批市场流通,其本质原因是需求结构的不同。在中国的国情下,难。

因此,从农批市场的角度看待中国农产品流通变革,虽然根基是产品标准化,但标准化的前提是信息化。多家市场管理方对农批市场的交易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产品设计,但出于各种原因,未能得以继续。目前,农批市场具有一定的资源与优势,可以通过自身的改革,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变革中,稳固主导地位,发挥推动作用;其最大的困难在于,第一,自身管理理念和经营思路的严重落后;第二,单纯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工具为王,没有真正认识到需求与发展的本质。

目前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在4000家左右,年流通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000多家,农批市场集团化企业有深圳农产品、雨润集团、寿光地利、宏安集团等几家,集团化管理的农批市场合计不足100家,在规模市场中占比不足5%,未有一家能够形成寡头。同时,整个农批市场行业共同的问题是管理和经营模式的落后。农批市场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电子结算系统的应用,将大幅改善这一现状。

目前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在4000家左右,年流通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000多家,农批市场集团化企业有深圳农产品、雨润集团、寿光地利、宏安集团等几家,集团化管理的农批市场合计不足100家,在规模市场中占比不足5%,未有一家能够形成寡头。同时,整个农批市场行业共同的问题是管理和经营模式的落后。农批市场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电子结算系统的应用,将大幅改善这一现状。

以农批市场为代表的中间环节形成寡头企业后,再配合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对于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变革将是无限想象的。

对于产地的商品分流和销地的需求分散,形成一家寡头农批市场管理企业,对上下游资源进行整合与引导将是必要的社员网以“让天下没有难卖的农产品”为己任,扎根产地,提供乡村振兴规划咨询,农业大数据,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电商示范县,农产品上行等服务,服务于全县域农业产业振兴,并进行农批农贸市场及农产品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化,大数据化,提高农产品交易流通效率,助力乡村振兴。

点亮在看,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