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农交会受到各方强烈关注,不仅因为从这里可以看到优质农产品(000061,股吧)正在丰富人们的餐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更因为这里常常刮起“头脑风暴”,为世界各地提高农业效率、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提供学习借鉴。因此,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位世界顶级农业专家一出现,就吸引了媒体的重点关注。

昨日上午,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部长会议暨国际农业经贸合作论坛召开前,众多媒体便抓住间隙向袁隆平院士发出系列提问。在接受我省记者采访时,袁隆平认为,因为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云南在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新品种大面积推广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他告诉记者一个大好消息,近年来他们已在云南的永胜、个旧建立了适应高原种植的第三代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在个旧种植的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超过了16吨,适应性和增产效果明显,预计明年可以达到每公顷17吨的产量,经过3年定型后推广,将会有效提高云南高原地区的稻米产量。

针对如何加快我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袁隆平说,目前,云南依托丰富多样的生态条件,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特别是在水果、蔬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一条很好的农业发展路子。但是,发展不能一个品种打天下,要下大力气提高云南省不同季节、不同生态的品种质量,只有依托生态特点,发展多样化立体特色农业,才会有发展前途。

关于大家普遍关心的杂交水稻问题,袁隆平在随后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部长会议暨国际农业经贸合作论坛上,作了更详细的介绍。他说,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必须比1995年多生产60%的稻谷才能满足需要。当前,每公顷稻田可提供27人的粮食,到2050年则必须提供43人的口粮才能满足需要。“提高水稻产量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袁隆平说。

“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育种攻关亩产达到了1026.7公斤。目前,已启动第五期超级杂交稻育种攻关,目标是每公顷产16吨,相当于亩产1067公斤,计划于2020年前实现。”袁隆平的话让大家倍感振奋,特别是他透露,去年有5个示范片亩产达到1000公斤,尤其是在云南个旧的种植示范项目,达到了每公顷16.01吨,今年则升至每公顷16.32吨,突破了第五期产量目标。

“如果全世界有一半的稻田种植杂交稻,每年可增产1.5亿吨粮食,可以多养活4到5亿人。”袁隆平话语平和,但是让人们更加坚信,在新世纪杂交水稻将对保证世界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云报全媒体 记者 茶志福